2010年第17期(总第204期)

发布时间:2010-12-17 00:00:00

(接上期)
(二)我国初步形成社会保障体系框架的主要标志
第一,各项社会保险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十六大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已经从国有企业扩展到各类企业和用人单位,从单位职工扩展到灵活就业人员和城乡居民,从城镇扩展到农村。2003年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5年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2007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同年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2008年决定在部分省市进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2009年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现在,就体系框架而言,真正的制度空白只剩下城镇非就业的居民还没有养老保障;另外,机关、事业单位现有的退休制度还不是社会化的保障制度,有待于改革。
第二,覆盖的人群迅速扩大。党的十六大以后到2009年,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每一项社会保险都扩大覆盖了几千万人到一亿人。特别是医疗保险,由于实行了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人数从十六大之前的1亿多人迅速扩大到2009年的12多亿人,7年增长10倍。在扩大覆盖面的同时,还解决了一大批历史遗留问题:“十一五”期间,通过社保补贴等政策,累计帮助800万就业困难的人员实现了再就业,推动解决1000万关闭破产企业纳入到职工医疗保险的范围,还将100多万“老工伤”人员纳入到工伤保险管理。

第三,保障水平大幅度提高。“十一五”期末比“十五”期末,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从不到700元提高到将近1400元,几乎翻了一番。医疗保险报销的“封顶线”随职工工资水平提高而迅速提高,特别是新医改后,又统一提高职工平均工资的6倍,即从起初的7-8万元普遍提高到20万元左右,城乡居民的医保报销水平也大幅度提高。

第四,社会保障基金的规模不断扩展。仅城镇5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就从2005年的6000多亿提高到2009年的将近1.6万亿,超过1988年的全国国内生产总值;2009年城镇5项社会保险支出1.2万多亿,相当于1999年全国的财政支出;而5项申报基金积累1.8万多亿,与2002年全国财政收入大致持平。除此之外,新农合、新农保的资金,以及各项福利、救助资金规模也在扩大;还建立了战略储备性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2009年资金规模达7367亿。基金规模的扩大,增强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持续发展的基础。

第五,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形成。目前全国县以上的社会保险机构有7000多个,管理服务组织体系和网络逐步向街道、乡镇和社区、行政村延伸。初步实现了社会保险数据库全国联网,上亿参保人员的监测数据每天实时上传。75的企业退休人员由社区进行社会化管理,减轻了企业的社会事务负担。城镇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8.3万多家,定点药店9万多家,正在大力推进持卡就医购药。

(三)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经验
第一,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特别是近几年,中央和地方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公共财政支出更多向社会保障倾斜,让广大群众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第二,从基本国情出发,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推动形成政府主导下的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水平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格局。
第三,与时俱进,抓住重点,针对热点,突破难点。从弥补制度缺失入手,优先解决“从无到有”问题;继而推动社会覆盖面从小到大,把更多的群体纳入到社会保障制度;在此基础上促进保障水平从低到高,满足群众增长的需求。
第四,以改革为动力,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重大制度变革,先行试点,总结经验后逐步推开;在实验过程中,中央确定基本原则,给地方探索的弹性空间,发挥了地方的积极性和基层的创造性。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第一,工业化加速,对社会保障发展形成动力和压力。在工业化过程中,社会风险加大,社会保障需求空前旺盛;随着社会利益格局变化,公众的诉求越来越趋向多元化——没保障的人员要求纳入保障体系,有了基本保障的人员要求提高保障水平,不愁保障的人员要求更好的服务,这对社会保障制度形成了新的需求和新的压力。
第二,城镇化不断推进,城乡结构急剧变化。这个变化凸显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滞后,也对目前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提出了改革的要求。2005年到2009年,我国城镇化率从43提高到46.6,平均每年增加了0.9个百分点。即使今后每年只提高0.6个百分点,到“十二五”末期城市化率也将达到50。这要求我们加快社会保障、特别是与农村、农民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推进步伐。
第三,人口老龄化来势迅猛,社会保障长期资金平衡压力巨大。人口老龄化是工业化国家普遍面临的问题。而我国的老龄化主要有三个特征:一是规模大。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大,所以虽然老龄化率低于西方许多国家,但60岁以上人口绝对数已达1.67亿人,超过绝大多数国家的总人口。二是来得快。西方国家老龄化率从5到10用了40年左右的时间,我国只用了18年;而且仍每年以0.4个百分点的速度提高,预计2015年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比重将达到15;与此相对,16岁以下的人口比重将从20下降到17.1。三是来得早。西方国家都是完成工业化后进入老龄化,而我国是“未富先老”,工业化过程还没完成,就在2000年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我们无论是资金上还是制度上,准备都显不足。
第四,市场化和就业方式多样化,凸显了我国社会保障的管理制度和服务能力不适应。市场化和就业方式多样化,首先带来的是劳动力和人口的大规模、大范围流动,这是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必然现象;但对社会保障来讲,人力资源流量激增,流域扩大,流速加快,对传统的按地区和行业分割的管理模式提出了新挑战。市场化和就业方式多样化,还带来灵活就业人员数量激增,其主要特征是劳动关系、就业岗位、工作时间、工资收入4个“不确定”,原有的以单位为依托的社会管理方式已经远不能适应。
第五,经济全球化加深给社保带来多重挑战。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已经不能只局限在本国范围内来考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问题。一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水平的提高,必然带动人工成本上升。这对引进外资,以及我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将产生一定影响。二是国际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以及汇率的变化,都可能导致国内一批中小企业停产关闭,加大了社会保障的压力。三是社会保障基金的规模越来越大,势必要进入资本市场来寻求投资增值,但遭遇国际金融危机时,基金风险将加大。
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一)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起决定性作用的基本国情
第一,人口多。这决定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应当把保障公平作为本质要求和首要原则。所以,我们不可能选择缺少互济功能的完全个人储备积累的制度模式,而要通过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加政府公共财政投入,加大社会财富再分配力度,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保障,防止和消除现代化进程中的两极分化,促进社会的和谐、公正和稳定。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架构中需要有普惠式的制度安排,但人口众多的国情特点,又决定了不应当将普惠制作为主体的制度。如果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制度,13亿人都来等、靠政府,不但财力不堪重负,而且将造成民族创造力和竞争力的消退。所以,我国应当把缴费型的社会保险作为核心制度,提高社会成员的参与度,防止单位和个人对政府的过度依赖。
第二,底子薄。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社会保障制度只能从低水平起步,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而决不能脱离实际,开“空头支票”,吊高胃口。这还要求在社会保障建设中循序渐进,确定不同阶段的重点,优先解决制度安排上的缺失问题,继而解决覆盖范围从小到大的问题,再根据条件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第三,差异大。我国地域广阔,城乡和地区差别巨大。这决定了我们既要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总体性和统一性,努力缩小而不是扩大差别,防止制度碎片化;又要充分考虑现阶段城乡、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性,在统一的制度框架和法律规范下,给地方一定的弹性空间,体现适当的灵活性;对超出基本保障水平的更高需求,以政策优惠鼓励建立补充性保险,发展商业保险,形成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四,老得快。我们要为老龄化高峰到来做准备,未雨绸缪。一要调整产业结构,适应老龄化高峰期的社会消费倾向的变化。二要大力发展服务业,建立对老年社会做支撑的社会服务体系。三要针对人口红利期变化,进行人力资源政策的调整完善。四要为社会保障资金的长期平衡预做准备。
第五,历史长。我国有五千年一脉相承的文明史,特别是有两千多年基本由中央政府统一治理的社会政治史。这一极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背景是任何国家都无从类比的,决定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必须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特别是现阶段,政府必须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上发挥主导作用,而不能把社会保障全面推向市场。同时要发扬中华民族悠久的尊老爱幼、扶危济困和集体主义的精神文化传统,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发展社会慈善事业,支持志愿者公益行动,鼓励社区群体和邻里互助,发挥社会组织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作用,提倡家庭和睦等等,在政府主导下,让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参与构建社会保障的大厦。
(二)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目标和重点
党的十七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要求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并明确了这个体系的基本架构——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我认为,未来10年社会保障的总体任务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