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06期(总第193期)

发布时间:2010-12-17 00:00:00

三、优化我国制造业区域布局的构想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历次全国性生产布局规划都有涉及东部、中部和西部关系协调发展内容,尤其是80年代中期的“梯度开发”布局构想影响最为深远。时间转眼过去了20多年,可是当年提出梯度开发的空间布局构想并没有如决策者或者设计者所预想的那样。究其原因,可能是:其一,我国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空间规划在短时间内很难有比较显著的效果;其二,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转向市场,空间经济活动在市场主导下趋于更有效率的集聚;其三,渐进式改革模式以及促进东部发展的宏观政策更加削弱了空间规划的意图;其四,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的地区分割体制和长期实施的城乡二元体制,在一定程度影响了我国空间格局优化的步伐。

  新一轮的空间调整迎来了优化我国制造业区域布局的“春天”。席卷全球的世界金融危机虽说是坏事,但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或许出现一种逆转,会给我国制造业空间结构优化带来契机。

  在开放的条件下,我国制造业优化区域布局调整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第一,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要坚持将优化制造业区域布局作为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途径。第二,市场需求导向的原则: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东部地区以国际市场为主,兼顾国内市场;中西部地区以国内市场为主,兼顾国际市场。第三,政策相互配套的原则:要出台相适应的产业政策、财政金融政策、土地政策和社会政策,注重它们之间的相互衔接与配套。第四,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坚持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产业发展要符合当地的主体功能,科学利用有限的要素资源。第五,企业为布局主体的原则:企业区位选择由市场力量主导,不应受制于地方政府意志。第六,技术进步的原则:通过同行业集聚和行业间共同集聚来促进技术创新,实现技术进步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

  结合国情和上述原则,本文认为,优化我国制造业区域布局的目标是规划若干个制造业集聚区,通过高速交通网络连接起来;消除地区分割,优化配置要素资源,努力建设成为全球制造业强国。作为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强国,能协调企业、产业和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提高我国制造业应对世界市场变化的能力,面向全球市场,坚持生产高端、中端、低端多层次产品,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扩大制造业产品的世界市场占有率。“十二五”期间,在当前区域经济格局基础上,重点建设若干个内部协作紧密、辐射区域、面向国内外市场的制造业集聚区,并且它们的规划要纳入都市圈规划之中,依托城市群空间骨架开展产业间协作。这11个全国性制造业集聚区包括:一级集聚区为珠三角、海峡两岸、长三角、环渤海。二级集聚区为长株潭、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成渝地区。三级集聚区哈尔滨城市群、关中—天水城市群、广西北部湾。在未来10年,一级集聚区的建设重点在于优化区域制造业布局调整,注重自主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二级集聚区的发展重点是扩大制造业规模,吸引当地农民工就业,开拓国内市场;三级集聚区的发展重点是培育新兴产业,建立产业集聚机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广大非制造业集聚区应优先选择中心城市,重点发展面向地方市场的制造业部门,以便于就地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利用“三纵三横”现代高速交通网络将这些集聚区连接起来,缩小彼此之间经济距离,消除地区间贸易壁垒。“三纵”包括从大连、天津,经上海到北海的沿海高速通道,京广线和西安、过成都到防城港的铁路;“三横”指西起成都沿长江到上海,西起新疆沿陇海铁路到山东半岛,西起成都沿高速公路到福建。除了沿海大通道之外,其他5条线路均横贯东中西。

  四、优化我国制造业区域布局的若干措施

  1.坚持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优化产业区域布局

  “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分别指的是国内和国外资源以及国内和国外市场。当前,既要面对我国快速经济增长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问题,也应认清扩大市场规模对保持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不仅要协调好两种资源或两个市场自身的关系,还要处理好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之间的关系。要转变以往产业布局依赖于国内资源的思路,允许有条件的地区或开放度高的行业依靠国际资源和开拓国际市场,加快结构调整,优化区域布局。

  2.设计以4D作为目标导向的区域布局方案

  世界银行出版的《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首次提出世界经济地理格局的4D理念,即密度(Density)、距离(Distance)、分割(Division)和需求(Demand)。4D导向指明了“十二五”时期我国制造业优化区域布局的方向,强调空间因素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在实施策略上优先考虑规划制造业集聚区,缩短区域之间的经济距离,引导要素跨区域流动,消除区域分割,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调国内和国际市场需求。

  3.完善产业的退出、重组和升级的体制机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首先,建立淘汰落后产能的退出机制,妥善解决职工安置、企业转产、债务纠纷等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其次,鼓励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加快行业重组步伐,进一步提高行业集中度。让企业最终成为区域分工协作的主体,通过产业联系和市场关系,形成紧密、强大和互动的区域生产分工网络。最后,鼓励企业加大对自主研发的投入,引进吸收技术和自主研发技术相结合,发展一批适用性强、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

  4.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调整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

  “十二五”期间,对于如服装、皮革、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讲,要允许各地区出台产业激励政策,重点引导产业向东部欠发达地区或者中西部地区交通便利的二线城市转移。发展这类型产业的目的就是解决社会低技能人群就业,减少区内劳动力跨地区长距离流动。要吸引东部产业集群整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集群转移比单纯企业迁移需要更多政策扶持,但所带来经济辐射力却是不可估量的。

  5.推进财政金融体制改革,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继续深入推进燃油税改革,取消过桥、过路等影响区域间货物流通的成本。加快燃油税改革,逐渐降低高速公路收费直至取消。撤销高速公路和桥梁的征费站,使用“信息读卡器”替代公路征费人员,加快车流货流速度。鼓励商业银行在制造集聚区内取消跨行和跨地区的手续费,降低资本区际流动成本。鼓励商业银行在中西部地区的制造业集聚区设立更多的网点,增加对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量,从总体上降低中西部地区企业融资的成本。

  6.完善土地调控职能,提高土地经济效益

  一方面,更高幅度提高东部地区征地补偿标准,扭转东部地区长期依靠土地低价出租来吸引企业的方式。鼓励东部制造业集聚区腾笼换鸟,迁出地均GDP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另一方面,征收经济密度调节金。针对各地区情况设立区域性经济密度调节费,依据区域功能设定地均GDP标准,低于该标准须增收一定比例的调节费。收取的费用用于建立一个经济密度调节基金,专项用于改善当地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