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05期(总第192期)

发布时间:2010-12-17 00:00:00

一、我国制造业区域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

  30年来,我国制造业无论总产值还是分行业产值规模都出现快速增长的势头。跟中西部地区或东北老工业基地相比,东部沿海地区已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的制造业中心,“中国制造”不仅被外界视作我国跻身世界经济大国的重要标志,更被认为“中国崛起”强有力的经济基础。即便如此,还应该看到当前制造业布局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制造业区域布局重心偏向东部沿海地区,与当前人口、资源分布不相协调。我国每年有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跨地区流动,这样长距离的人口流动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成本,还给社会安定构成潜在的威胁。同时,“北煤南运”“西气东输”等跨区域、长距离运输大宗能源原材料问题依然存在。这种跨区域调配模式实际上延续着计划经济体制的老路子,成为能源原材料市场化改革的阻力。

  2.东部沿海制造业出口导向性强,在开放条件下面临着许多风险。2008年以来,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东部沿海地区一批出口导向型企业纷纷倒闭,不仅造成大量不良的企业贷款,还引起全社会就业“恐慌”的蔓延。金融危机给沿海省份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冲击,出口冲击将在新一轮经济周期内给我国的制造业空间结构带来影响,国内市场需求有望成为结构调整的主要动力。

  3.国际生产外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制造业的区域格局调整。生产外包早已成为制造业全球生产的典型分工形式,发展中国家担负着世界制造业外包生产的重要角色。从我国看,生产外包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已经深刻影响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的地区分布。国际生产外包促进了东部沿海省区制造业集聚,只要这种分工形式继续存在,这种集聚力量还有很强的生命力。而中西部地区制造业布局虽然也受这种力量的影响,但相对要微弱得多,这不利于我国制造业区域格局的调整。

  4.我国区域制造业行业生产率结构性问题仍然突出。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不仅体现在地区之间创新水平有别,还表现在不同产业生产率之间的差异。

  虽然在最近10年,东部地区多数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没有显著提高,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其指标较为平稳;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处于上升的趋势,各省区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差距出现收敛的趋势,但中西部地区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在其他行业要比东部沿海地区逊色。

  二、优化制造业区域布局需要处理的几个重要关系

  优化制造业区域布局是我国“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内容之一。如何正确处理优化制造业区域布局和对外开放格局转变、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区域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一项重大而又艰巨的研究课题。对此,有必要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把握这些关系的重点环节,为优化制造业区域布局提供依据。

  1.优化制造业区域布局与对外开放格局转变的关系

  当前我国对外开放战略正向双向开放、内外互动转变。一方面,各地继续坚持招商引资,鼓励外资企业到中西部地区投资;另一方面,国家和各地政府纷纷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引导内资走出国门投资兴业。近年来,国家出台的各种政策,如内外资税收统一和促进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的区域政策,正是国际区际开放并重的重要体现。外向型经济战略正逐步由开放型战略所取代,较前者而言,后者更加强调内部需求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追求更高的开放层次,推进空间全方位的开放。那么,新时期对外开放战略的调整在空间层面又是如何体现出来?首先,在继续坚持扩大国际市场的同时,强调挖掘国内市场需求,降低宏观经济运行的风险。其次,加快连接中西部内陆地区向沿海延伸的交通运输路线建设,减小原材料或产品运输的经济距离,进一步降低地区间的贸易成本,尽快让中西部地区比较优势发挥出来。再次,一旦内地市场启动起来,可以预计,庞大国内市场容量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国内市场需求不足的局面,还能够有效解决制造业区域优化布局、外来务工人员回流等重要问题,进而形成另一种稳定的均衡空间状态。最后,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国际市场对内地经济的冲击比沿海地区相对小,这意味着内地企业如能把握住机会,发挥成本优势和接近内地市场的优势,有望短期内建立一种促进要素优化配置和地区需求扩大的循环累积效应,从而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优化制造业区域布局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关系

  现代交通体系的建立有效地缩小了地区之间的经济距离,大幅度降低了地区间贸易成本。最近10年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跨越式的发展,这不仅表现在交通网建设日趋完善,还表现在交通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缩短了经济距离,扩大了市场辐射半径,提高了欠发达地区的市场接近度。我国制造业空间结构变动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关系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第一,影响制造业布局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贸易成本,交通成本则占贸易成本相当大的比重,因此,降低交通成本将从供给角度影响了制造业空间分布。第二,制造业集聚(空间非均衡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市场规模和市场接近度,它们又主要受制于经济距离,因此缩小经济距离对调整制造业空间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三,制造业空间调整要与人口、资本配置相结合。与资本流动不同,人口跨区域流动需要付出高昂的有形及无形成本,所以,降低人口流动成本的办法之一就是降低跨区域的交通成本,这就需要改善区际间交通运输状况来降低贸易成本和减少旅行时间。只有认清以上关系,才能通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来调整制造业空间结构,使之成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3.优化制造业区域布局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也是建设“两型”社会的核心内容。结构调整则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升级和空间结构优化两个方面。空间结构优化至少包含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要素供给的空间优化配置,包括人口、资源、资本在空间层面实现合理高效配置,这种配置既要符合地区经济功能要求,又要反映地区生态环境功能导向。第二层次,市场需求的空间合理分布。当我国经济由封闭型经济体走向开放型经济体时,市场需求引导产业向东部区域集中,当国内外的经济开放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市场需求空间结构重新调整,此时,经济活动有可能从弱“中心—外围”结构走向均衡化的空间均衡状态。第三层次,区域协调机制的建立。良好的区际关系能够成为优化区域经济活动布局的润滑剂,区际分割在有效的协调机制的主导之下逐渐被消除或“溶蚀”。届时,要素或产品区际间流动成本趋于下降,区际间的物价波动一致性增强,各地区居民真实工资差距趋向收敛。由此,“十一五”、“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路要加以拓宽,由过去强调技术创新、节能减排等策略朝着多元化举措方向转变,特别是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相结合,产业遵循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在区域之间实现合理布局。制造业空间结构调整能依托区域城市群形成不同层次、分工明确、协作紧密的集聚,集聚促进技术进步和效率改善。从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看,技术创新也有利于产业活动集聚,技术扩散受到空间影响出现衰减的规律,于是更多企业愿意选择群聚来获取更多创新的机会。因而,两者之间存在相互促进、双向共存的关系。

  4.优化制造业区域布局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

  随着对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研究的深入,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机制、途径和政策逐渐在学术界、政府决策部门取得较为一致的共识。如何正确对待制造业空间结构优化与区域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是解决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问题。从国际视角看,重新确立国内区域分工体系,引导产业在各区域优化布局是今后努力的方向。制造业布局调整与区域协调发展之间应该围绕着如何缩小地区差距展开。今后东中西之间将开展更高层次的区域协作,各种促进区域一体化的政策也会付诸实施。东部发达地区将有一批成熟的制造业部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特别是临近东部发达地区的省份,如河南、安徽、江西、湖南和广西等将首先得转移之便而获得更快速的发展。

  三、优化我国制造业区域布局的构想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历次全国性生产布局规划都有涉及东部、中部和西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