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第08期(总第074期)

发布时间:2009-12-31 00:00:00

黄瓜地如何施肥

黄瓜根系主要分布在15~25厘米的耕层内,根系较弱,吸收能力差,不宜一次性施用大量化肥,而黄瓜对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需要量大,吸收速率快。因此,大量施足有机肥是黄瓜高产栽培的基础,一般每亩应施足以腐熟人畜粪为主的有机肥3000~4000公斤。黄瓜每次的追肥量不要过大,追肥的次数要多。在结瓜初期进行第一次追肥,每亩施尿素8~10公斤、硫酸钾5~8公斤。盛瓜初期进行第二次追肥,在盛瓜期每次的追肥间隔要缩短,结合灌水进行。第三次以前的追肥相同,以后各次减半。在结瓜盛期可以用0.5的尿素和0.3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叶面喷施。

无公害茄果类蔬菜施肥技术

茄果类蔬菜,包括:番茄、辣椒、茄子等 施肥原则:以有机肥为主,重在底肥,合理追肥,控制氮肥用量,提倡使用专用肥和生物肥,测土配方,保持土壤肥力平衡。施足基肥:保证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4000~5000公斤/667平方米,并配合施用磷酸二铵30~50公斤/667平方米、硫酸钾40~60公斤/667平方米或三元复合肥100公斤/667平方米。合理追肥:每667平方米可追肥施腐熟人粪尿1000公斤/667平方米或尿素10公斤/667 平方米。禁止施用有害的城市垃圾及污泥,收获阶段不能用粪水肥追肥。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合理施肥技术

基蘖肥的施用
    ①基蘖肥的比例。机栽小苗移栽后吸肥能力低,基肥占基蘖肥总量的20~30为宜,70~80集中在新根发生后做分蘖肥用。②施用时间。基肥在整地时施入土中,部分用做面肥。分蘖肥在秧苗长出新根后及早施用,一般在移栽后1个叶龄施用,小苗机插的在移栽后长出第2、第3叶龄时分1或2次集中施用。分蘖肥一般只施用1次,切忌在分蘖中后期施肥,以免导致无效分蘖期旺长,群体不能正常落黄。如遇分蘖后期群体不足,宁可通过穗肥补救,也不能在分蘖后期补肥。
     穗肥精确施用与调节
     ①群体苗情正常。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N-n或N-n1)(n是指主茎伸长节间数,N是指主茎总叶龄)够苗后叶色开始褪淡落黄,可按原设计的穗肥总量,分促花肥(倒4叶露尖)、保花肥(倒2叶露尖)两次施用。促花肥占穗肥总量的60~70,保花肥占30~40。4个伸长节间的品种,穗肥以倒3叶露尖1次施用为宜。
    施用穗肥,田间不宜保持水层,以湿润或浅水为好,施后第2天,肥料即被土壤吸收,再灌浅水层,有利于提高肥效。
    ②群体不足或叶色落黄较早。在N-n(4个节间品种N-n1)叶龄期不够苗,或群体落黄早出现在N-n叶龄期(或N-n1叶龄期)。5个伸长节间的品种应提早在倒5叶露尖开始施穗肥,并于倒4叶,倒2叶分三次施用,氮肥数量比原计划增加10左右,三次的比例为3:4:3。4个伸长节间的品种,可提前在倒4叶施用穗肥,倒2叶施保花肥;施穗肥总量可增加5~10,促花、保花肥的比例以7:3为宜。③群体过大,叶色过深。如N-n叶龄期后顶4叶大于顶3叶,穗肥一定要推迟到群体叶色落黄后才能施用,只施一次,数量减少。

单季晚稻五改技术

改选生育期相对较长的品种
    单季晚稻与连作晚稻相比在生育特性上有许多优势。一是季节宽松,播种期和移栽期受前作影响较小,有利于早播早栽,延长大田生长期,增加光合产物积累。二是大田营养生长期较长,期间气候适宜,稻株个体生长优势明显。三是气候、生育期条件均能满足小苗移栽增加低节位分蘖和降低移栽密度发挥分蘖优势获得足穗大穗。因此,高产栽培主要走壮个体攻大穗路子,应选用生育期较长的中熟偏迟或迟熟的大穗型晚粳品种或杂交稻组合,以充分利用温光资源。
    播栽季节改为适期早播短龄早栽
    单季晚稻播种移栽期的确定,除了依据确保安全齐穗和抽穗扬花期避开高温等不利气候条件,重点要考虑充分利用温光资源,前期有充足的营养生长期,后期要使抽穗结实阶段处于最佳温光条件(籼稻适宜温度为26-28℃,粳稻为24-26℃)。如浙北移栽稻的播种期由以往的5月25日左右提前到5月10-25日;浙中、浙南地区两优培九宜于5月15-30日播种,温岭及以南地区积温较高,播种期可推迟到6月5日前后。
    小苗移栽具有明显的早发优势。常规湿润育秧移栽秧龄由以往的30天左右缩短为20天左右,抛秧和旱育秧秧龄为15-20天。
    改适当密植为少本稀植
    单季晚稻营养生长期较长,高产栽培主要走小群体壮个体、足穗大穗途径。稀植是控制早栽后群体过大的重要配套措施。因此,单季晚稻高产栽培一要改适当密植为少本稀植。杂交水稻以单本移植为主,行株距由以往的7-8寸×4-5寸改为8寸×5-7寸;常规粳稻每丛本数由2-3本改为2本左右,行株距由以往的7-8寸×4寸,改为7-8寸×5寸;二要降低基础群体,即减少起点苗数。常规粳稻由每亩丛数1.8万-2.2万、基本苗5万-6万,下降到每亩丛数1.5万-1.7万、基本苗3万-4万;杂交水稻每亩插秧丛数由1.6万-1.9万丛下降到1万-1.5万丛,每亩基本苗由2万-3.0万降到1.0-1.5万。
    施肥方法改为增施有机肥重视穗肥
    一是注重增施有机肥。高产田要求每亩施有机肥至少15担以上,以改善土壤结构,稳定肥效,这对提高稻米品质十分有利。
    二是根据目标产量、品种特性和土壤供肥能力确定合理的用肥量。杂交水稻根系发达,吸肥能力强,施肥量可比常规品种减少。亩产550公斤以上产量的施肥量,常规粳稻和杂交稻每亩施总氮肥折纯氮分别为16-19公斤和13-18公斤。
    三是减少基肥和分蘖肥的施用比例,提高穗粒肥的比例,可减少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也有利于提高茎蘖质量,使穗型增大。有机肥于翻耕前施入。钾肥总量的50-80,磷肥总量的100在翻后耙前施入做底肥,钾肥总量的20-50作穗肥。常规粳稻氮化肥用总量的30作底肥,30在移栽后5-7天追施作分蘖肥,20在叶龄余数3.5时施用作促花肥,20在倒2叶露尖时施用作保花肥。杂交籼稻氮化肥用总量的50-60作基肥,20在移栽后7-10天追施作分蘖肥,20-30在幼穗分化初期追施作促花肥,齐穗期视水稻生长情况根外追肥。
水分管理改为浅湿灌溉    改长期灌水为短期灌水,改深灌为浅灌,改全生育期以田面建立水层为主为田面湿润为主。
    营养生长期以保持田间湿润为主,使土壤处于好气状态,有利于增强根系活力,促进地上部生长。因此大田水分管理采取浅湿灌溉为主的方法,即浅水插秧返青,营养生长期实行间隙性灌溉,除了防病治虫时灌5厘米左右的水层外,一般灌水时水深应在1-2厘米,一次进水后待其自然落干3-5天再灌水,保持田间湿润,促进根系和分蘖生长。在拔节期或大田茎蘖数达到有效穗数的80-90时,进行多次轻搁田,控制无效分蘖。进入生殖生长期,浅灌勤灌,干湿交替,齐穗期至灌浆初期需水量较大,应保持薄水层灌溉。灌浆后期以干为主,干湿交替,保持根系活力,减少穗期病害,提高功能叶的光合作用能力。收获前5-7天开始断水,严防断水过早。

番茄防花脸质优效益增

番茄花脸不仅外观不美,而且影响品质、产量和效益。形成番茄花脸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如下:
  一、通过品种选择预防。番茄花脸首先与品种有关。各种品种之间抗性不同,例如大红1420花脸率比73-45偏低。在栽培时尽量选择花脸率低的品种。
  二、通过合理施肥预防。在氮高、磷钾不足、硼缺乏的情况下极易发生。其一,如果营养生长过盛,叶绿素含量增加,抑制了茄红素的形成,使得番茄果面出现大量黄斑。其二,硼、钾缺乏,致使营养输送不畅,果实中由于缺乏营养而坏死变褐色。其三,番茄生长中后期,植株表现早衰,易造成未来得及成熟的果实在变红过程中由于营养供应不充足,茄红素形成量少,出现大片的黄斑、绿条斑。建议菜农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各种营养元素进行合理搭配。
  三、通过温度调节预防。有关资料表明,番茄果面温度超过32℃,不利于果实内茄红素合成,致使果皮残留绿色或褐色。而在低于8℃以下的情况下,茄红素的形成受到干扰和破坏,以后再给予适宜的温度也不再转红。另外,夜温过高,呼吸强度大,不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表现为果实发育不良。故在番茄果实发育期注意适宜的温度,要控制昼温在25-30℃,夜温在13-17℃。
  四、通过光照水分预防。光照、水分影响番茄的光合与蒸腾作用。光照过强或过弱都会影响转色。而在土壤干旱、植株蒸腾量大时,根系供给养分、水分不足,果实转色也会不良。菜农可以通过整枝打杈来改善通风透光性,但在高温时,不要让阳光直射果实,注意保留果实上方的一片叶。浇水以见干见湿为度,避免沤根、伤根。

蔬菜遭遇热暴雨咋救治

夏秋热暴雨对蔬菜危害很大,在暴雨过后,蔬菜的茎叶常常会黏附一些泥土,叶片上的气孔被堵塞,大大影响了叶片的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