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第14期(总第177期)

发布时间:2009-07-17 00:00:00

图书馆工作简讯  

     
中国文化遗产知识讲座走进“吴都讲坛”

  
6月21日,一场名为“中国文化遗产”知识讲座在市图书馆一楼报刊阅览厅举行,主讲人为市博物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熊寿昌,来自我市各个战线的一百余位读者以及文物爱好者聆听了这场精彩的讲座。
  鄂州是楚文化的摇篮,是湖北省内唯一的王城兼帝都,它有着强大的历史文化遗存作支撑,熊寿昌同志用丰富的馆藏图片,从新石器时代的蒲团吴家大湾古村落遗址到奠定鄂州文物大市地位的三国六朝文物(铜镜和青瓷),从孙权的书法到江边“猴子石”上的篆书铭记《怡亭铭》,再从“十景”、“八景”等文物古迹与历史景观等“活化石”,一一向我们展示了鄂州悠久的历史,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世代生活的这片热土的魅力。

决策参考

    
     城市文化品牌建设对策研究(下)

  
二、打造城市文化品牌的思路与对策
  打造城市文化品牌的目的,就是推动城市文化的发展繁荣,增强城市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提升城市软实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文化支撑、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一)强化文化自觉意识,重视文化发展
  这是打造文化品牌的前提条件。如果一个城市尤其是城市的领导者没有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不重视文化发展,文化品牌建设就无从谈起。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概念。第一,文化自觉是一种觉悟,在于觉悟到文化的作用。第二,文化自觉是一种途径。它是继承传统文化的一条通道,是一个在对自己文化自知的基础上求得自明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取得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进行正确、自主的文化选择、传播与创新。第三,文化自觉应该成为一种执政理念。它可以让人明确政治、经济、社会,都是与文化密切相联系的,重视文化对政治与经济无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使重视文化建设、发扬先进文化、保护文化遗产、发扬传统、传承文明,成为执政“本能”。第四,文化自觉可以成为吸收先进文化的一座桥梁。在文化大交流的背景下,吸收别国包括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文化是文化自觉的题中之意。第五,文化自觉还可以看做是一种把握了文化规律进入文化自由的境界。
  一个城市要打造文化品牌,就要注意通过学习宣传、教育培训,提高政府、企业干部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自觉,高度重视文化因素在机关建设、企业经营、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窗口行业、服务业发展中,充分融入文化因子,使文化与经济进一步交融,在重视产品使用价值的同时,满足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和心理需求,利用文化因素提升服务水平和产品价值,进而提升服务业的竞争力。适应文化时代即将到来的要求,注重从整体上发展文化创意、影视传媒、演艺娱乐、休闲娱乐、文化旅游、艺术节会、出版发行等产业,促使整个城市实现由重型经济形态向轻型文化形态的转型,以此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轻型化、文化化、生态化”,以文化力提高城市经济的竞争力。
  (二)分析自身优势,明确建设重点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青岛实施文化品牌策略,应当突出自己的滨海文化特色和资源优势,重点抓好以下内容的品牌文化建设。
  1.努力打造节庆文化活动品牌。要把文化节庆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形成文化节庆的发展机制。青岛要在办好青岛国际啤酒节、中国国际小提琴比赛、中国秧歌节、中国青岛凤凰岛文化旅游节、青岛国际电子家电博览会、中国青岛海洋文化节、田横祭海节等节会的基础上,尝试举办中日韩青年文化节等,打造有影响力的文化艺术节会品牌。
  2.努力打造山海旅游文化品牌。通过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在机场、车站增设信息服务厅,在团岛湾、栈桥湾、汇泉湾、太平湾、浮山湾、胶州湾、唐岛湾建设游船码头,设立海上旅游指挥中心等措施,大力推动青岛海上旅游业的发展,全力打造海上文化旅游品牌,展示青岛滨海城市的魅力;创新散客营运模式,引入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提升服务质量,全力打造崂山“山海”旅游品牌。
  3.努力打造特色街区文化品牌。做好老城区、老建筑、名人故居等文化遗产保护,发挥其建筑文化功能,促进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建设好文化创意产业园、特色文化街等,实现文化街区品牌建设与现代服务业的良性互动。目前青岛市北区的啤酒文化街、文化产业街、台东商业步行街、天幕城等特色街区已经成为青岛一张张亮丽的名片。
  4.努力打造文化广场品牌。在继续提高7个全国文化广场水平,丰富活动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改造汇泉广场。从广场的设计、管理、运营等方面进行整体的谋划,增加配套、完善功能、注入活力,从而发挥其应有的文化、旅游、经济价值,成为真正的“城市客厅”。
  
(三)精心研究策划,制定品牌规划
  2007年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青岛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加强了对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指导,明确了“1668”(即建立一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六大特色文化街、六大文化产业基地和培育八大文化产业集群)文化产业发展格局。2008年青岛市还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鼓励和支持重点文化产业、文化项目的发展,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投入公共文化事业。但是对于文化品牌的建设,尚缺乏系统规划和精细策划,也缺乏全市文化品牌建设的指导性推动意见。实施品牌化战略应当以青岛文化为一个大系统,建立统一的相对成形的品牌建设计划。
  建议在青岛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由党委、政府主管部门领导和有关专家组成城市文化品牌建设指导委员会。按照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原则,研究城市文化品牌建设指导意见、制定战略规划与品牌形象实施策略等。对文化品牌的培育机制、品牌集群、品牌产业链和品牌梯队提出指导原则,制定覆盖全市优势文化行业和重点领域的品牌培育计划,确定重点扶持的行业和项目。明确文化品牌培育的重点和梯次,避免不成熟项目的盲目拔高和布点的遍地开花,以形成文化品牌规模梯次分明、层级定位明确、龙头与相关资源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各区市也要根据自身特色,明确自己的文化品牌建设重点、活动内容及实施方案等,培植发展更多的体现城市特色、文化积淀的文化品牌。
  
实施品牌化战略,还必须强化品牌管理,建立品牌管理机制。为此,要有一个部门承担起品牌管理的职能,定期监管调控,通过品牌管理,凝聚成品牌实力,使其符合品牌统一规划,进而做强城市文化品牌。
  (四)制定激励政策,扶持品牌成长
  在文化品牌建设初期,纯粹的市场机制并不能保证其健康发展,需要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和规划。建立、健全地方性法规,对文化品牌给予政策扶持。真正做到领导重视,规划引领,载体推进,协调有力,宣传到位。
  文化品牌需要扶持,这是由文化的特点决定的。文化是用来满足精神需求的,在这一过程中如出现不能赢利的情况,就需要国家补贴和政府扶持。就政府而言,应及时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调动社会资源发展文化项目,建设文化品牌。就社会而言,营造一个适合文化品牌生存的环境十分重要,其中舆论支持尤为迫切。城市宣传和文化部门应当研究和关注文化品牌的宣传策略,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进行多渠道、立体式宣传,强化城市文化的视觉符号,扩大城市文化品牌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文化品牌需要激励。要把文化品牌的评选纳入城市整个品牌创建体系之中。在省市名牌、国家名牌评选活动中,重点培育和激励、表彰文化品牌。各城市文化发展基金的使用,除了支持重点项目之外,要用于文化名牌的奖励。同时,要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把文化品牌建设纳入各级各部门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体系之中,引导他们用足、用好国家以及省市已有的文化发展政策,确保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净化市场环境,保护文化品牌的知识产权,为文化品牌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
  (五)改革文化体制,提供发展动力
  按照国务院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的政策规定,可将文化品牌建设项目作为改革试点的优先项目,积极向国家、省争取扶持政策和资金投入。在通盘考虑全市文化体制改革方案时,应关注和重点安排文化品牌建设项目,并制定出台配套完善的政策措施。支持有实力的民营企业通过产权交易、共同投资、联合开发等形式,参与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和文化品牌建设项目,培育一批有实力的民营文化企业。
  围绕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完善市场体系、重塑市场主体,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除现有的报业集团、出版集团外,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作战略性调整,制定产业配套扶持政策,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方式,培育有竞争力的文化品牌和企业集团。对于重大文化品牌建设项目,可采取更加灵活积极的运作模式,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使之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文化市场主体。
  (六)创新融资机制,促进企业发展
  通过投融资体制的创新,拓宽资金融通渠道,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多层次、多渠道、多体制办文化的新格局,尽快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导,以企业投入为主体,以市场融资为主力的文化投入机制。一是政府应制定支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