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23期(总第162期)-鄂州市图书馆

2008年第23期(总第162期)

发布时间:2008-12-12 00:00:00

         市图书馆网络信息部举办RFID知识培训

  
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智能化无线射频识别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是当前智能图书馆的首选产品。目前在国家图书馆、深圳图书馆已投入应用,我省仅武汉市图书馆少儿阅览厅安装了这套系统。
  在信息化和自动化发达的现代社会,智能图书馆是目前图书馆现代化的发展趋势。而RFID技术,为图书馆的智能化提供了非常好的系统支持。11月7日,网络信息部在三楼多媒体教室举办了一场RFID知识培训。这次培训采用了PPT课件的形式,非常直观的介绍了RFID智能图书馆系统的构成以及一系列的RFID产品,并且观看了武汉市图书馆RFID应用实景录像。
  通过培训,大家对RFID的有关知识有了一个初步了解,大家对这个能让读者进行自助借还书并能大大减少图书排架误差率的系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期待着这一先进的技术能在我馆早日应用,让我们早日享受到RFID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便利,努力推进我市图书馆事业上档次,上台阶。

          
樊纲:中国有足够实力渡过经济调整难关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日前表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调整是不可避免的,而目前国内出现的经济下滑主要是为避免经济发展过热的宏观调控政策所致,属于经济发展周期的良性调整,中国有足够实力渡过经济调整的难关。
樊纲是在11月29日由世华财讯举办的中国经济2009: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发展机会与挑战的对话论坛上做出上述表示的。
  他表示,应该看到,中国仍然是世界上发展态势最好的经济体之一。动态地看,中国经济现在没有大泡沫。楼市在经历了一年多调整之后,泡沫也基本被挤掉。没有大泡沫,后面就不会有大危机。静态地看,中国经济有雄厚的外汇储备等作支撑。首先,2008年上半年中国税收增长30多,国债占GDP比重也仅在20左右,远好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其次,货币供给比较稳健,中国通货膨胀压力比较小;第三,外汇储备高达1.9万亿美元,同时外贸顺差仍在增长,这就保证中国不会发生国际支付的问题。

         
陕西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及提升策略研究

             
一、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在西部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文化资源大省和旅游大省的陕西无疑具备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陕西省科技实力雄厚,高校林立,文化遗存丰富,拥有特色鲜明的民间文化和丰富的革命文化传统:省会城市西安是仅次于北京、上海的全国第三大科技、教育中心,拥有高等院校40余所,各类科研和技术创新机构4000多个,专业技术人才约40万人。拥有名胜古迹不可胜数,国家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全国前茅。目前在我省除了通常认知的文化旅游为文化产业的代表行业外,其他如印刷、出版、影视、餐饮、娱乐都已纳入到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当中,而陕西在这些方面也同样具有相当的优势,这些属于文化产业的行业也值得关注和发展。
  这些年来,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号召下,陕西文化产业的发展优势已经凸显。并且从长远看,陕西的文化产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综合比较,甚至可以认为陕西是西北地区发展文化产业最有优势和前途的省份。对于陕西省文化产业的优势国家也予以充分肯定,在文化产业设施的投资建设上也特别倾向陕西。九五期间,国家在西部投资亿元以上的文化设施建设有四个,其中,陕西占3个。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2004年8月在陕西考察工作时强调陕西是文化资源大省,有灿烂的历史文化,丰富的革命文化传统,特色鲜明的民间文化,一定实力的现代文化。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遵循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律,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发展文化产业上迈出更大步伐,把文化资源优势变为文化产业优势,把潜在文化优势变为现实文化优势。文化体制改革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增强活力,壮大实力,提高竞争力。文化产业既为陕西省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做出了贡献,又使广大人民群众娱乐休闲需求得到满足,还可以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文化产业在陕西省的良好发展既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又实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成为陕西经济、社会效益新的增长点。
  尽管经济落后,思想观念保守,但陕西的文化总体水平较高。受悠久历史文化氛围的熏陶,陕西人在心理特征上一向具有崇尚典雅文化的心态。因此,无论在农村,还是在城市,文化活动都拥有广阔的市场,加之陕西的文化资源具有垄断性和独特性(如兵马俑、法门寺、黄帝陵、圣地延安等文化旅游资源),发展国内、外市场的潜力也较大。因此,陕西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依然广阔,将文化产业作为陕西经济的支柱产业来培养和发展,应是一种明智的发展战略。
           二、提升陕西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策略
  1.推进文化产业的结构调整,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
由于陕西处于市场经济初期阶段,加上文化产业许多是从文化事业单位转制而来,文化产业结构仍存在着很多缺陷。文化企业散乱滥差的现象十分严重,大量低水平、重复的文化产品充斥文化市场,这是陕西文化产业缺乏竞争力的重要原因。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结构调整,是发展文化产业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调整文化产业结构,就要提高文化产业的集中度。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状况来看,一个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主要表现为若干家文化企业集团以雄厚的资本、技术和人才势力参与文化市场竞争的能力。由于陕西文化产业起步晚,文化企业虽然数量很多,但文化产业组织结构不够合理,主要表现为大企业、大集团较少,现有的企业集团也缺乏竞争力。因此,应推进文化产业的结构调整,实现规模化经营,力求尽快做大、做强。应尽快改变现有文化企业集团单一经营模式,鼓励跨行业经营。应通过组建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域的传媒集团,最大限度地提高文化资源的利用率。
  2.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
  抓紧制定科学合理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确定文化产业发展目标。应利用陕西在西部大开的有利时机,抓紧制定陕西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不仅要重视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属性,也要重视文化产业的产业属性。积极探索党管宣传的有效实现形式,探索文化产业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积极引进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有益做法,借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和教训,遵循经济运行规律、产业发展规律发展文化产业,促进陕西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3.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
  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放宽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文化产业的限制。除党报党刊等一些作为政府喉舌的文化机构,中央和省级电视台,电台的一些核心环节部门,仍然需要实行禁入之外,原则上文化产业的其他领域都应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应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一切有实力、有条件的国有、民营文化企业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应允许和鼓励文化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包括直接上市,文化企业与上市公司合作,成立子公司,文化企业通过收购上市公司进入资本市场等。同时,按照国际惯例,逐步放开对外资限制。使各种社会资本参与文化市场竞争。应抓紧有关方面的立法工作,对各种投资行为加以规范,以确保陕西文化产业资本市场的形成和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