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民间“伙居道人”及其“灾醮”活动

发布时间:2008-12-10 00:00:00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源于古代文化的一种民族宗教。它根深蒂固枝繁叶茂,历史悠久。而世代相传的灾醮活动,又是弘扬、传播道教文化的一种主要的宗教手段。民间俗称无斋不成佛,无醮道亦无。因而,供斋醮神,设坛祭祷这种特有的仪式,便是民间伙居道人专门从事的一种重要职业。

  民间伙居道人(俗称道士)属正一道。据史料记载,道教形成于东汉末年,就湖北而言,唐贞观年间开始传入武当山,北宋真宗年间,由张天师执掌的正一道,代表南方教派流传于湖北;明洪武年间至清代中叶,由王重阳执掌的代表北方的全真教,逐渐取代了正一道的地位,一举而成为武当山的主体教派。然而,两种教派按道教的教规,其修行方式各有不同。一般而言,全真道重清修,从道者需出家居道观而终;正一道则不然,从道者不重修持多事符箓与黄白之术。鄂州的伙居道人就是后一种,他们世世代代的散居在广大农村,扎根乡土,与民同乐,为民做斋醮禳斋祈福、悲泣。
不可抹去的历史 。鄂州的道教历史,当以西晋时期著名道学家、炼丹家葛洪,来武昌传道、采药、炼丹、治病为据。后来到了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当时的知县李锦源为纪念葛洪修建葛山宫(今名葛洪观)这一史实,距今有170年,这就使得地方道教历史得以佐证,除此以外,仅此而已。因此,出家于道观的全真道 的道人们的历史、流派、传承等,应该说需要进一步考证。然而鄂州的民间伙居道人却遍布城乡世代相传。据相关资料介绍,除较有影响的葛山葛洪观外,民间的道观遗址如宋时的元妙观、仙灵观,南宋时期金牛的紫微观、妙门观,明代县南的灵溪观,清同治年间葛店的斗牛观、洞宾庵,乾隆年间太和的汪师坛、玉龙观等,这些徒有虚名的道观早已不复存在了。而世代相传的伙居道人虽无需道观栖身,但却在千家万户。如沼山桥柯村的陈姓道士、临江马桥村的罗姓道士、石山小桥村的王姓道士、城区的汪姓道士、新庙杨家泾的杨姓道士、泽林叶家塆叶姓道士、沙窝新塆村的李姓道士等,他们的祖籍大多是从江西迁移过来,也有的是从河南、山东迁移来的。通过考察谱系,这些姓氏道士的传承,大都超过国家关于申遗项目的谱系要求,一般都有一、二百年的历史。如桥柯陈文栋(80岁)老人介绍,他们是从江西瑞昌迁移过来的,从事道士职业有八代人,只知道他的高祖父陈玉林,生于同治壬申(1872年),死于光绪年间;泽林叶姓道士的太祖公叶德耀,清同治年间(1862--1874)便从事道士职业;沙窝新塆的李姓道士,其家谱中记载着这样一段历史,一世祖含业公,曾经在上清派的茅山学过法,茅山的上清派是道教三大教派之一。尤其是有一个称成暄公的,在明万历丙辰年(公元1616年)因科考落第而毅然入道,从事斋醮活动,距今390年,这能否说明他是入道最早之人还需待时日。由此可见,民间伙居道人,千百年来世代相传至今,其历史不可否认,在传承、沿续道教文化方面,其地位和作用亦不可忽视。

  集道、农、艺于一身 。 世世代代的伙居道人所从事的斋醮职业,往往不被人们所看重,有时还要受到政治上的打压以至人身和家庭蒙受不幸。尤其是那个年代的破四旧运动,不少的道士,硬是含着眼泪,将挑着整担的经书、法器一并焚烧······ 即使是这样,他们仍然是从道之心永不变,以农为本铁了心。那怕是在特殊的政治气候下,暂停斋醮活动,但犁田打靶、春种秋收,永远是他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这说明伙居道人具有从道、务农的双重身份。

  在伙居道中有句俗语,说是入道易,修道难,传道内传不外传。这种教规在鄂州农村,从一些有名望的道士中得到印证,他们大多是父传子,子传孙,代代相传这种类似嫡长制的传承方式,随着时代的进步,逐步发生了变化。在伙居道中,有些清规戒律是法定了的,可说是一种宗教纪律,任何从道者不得违背。如五戒或八戒--不得杀生以自活,不得荤酒以恣意,不得偷盗以自供给,不得邪淫以为悦,不得妄语以为能,不得杂卧高广大床,不得普习香油以为华饰,不得耽着歌舞以作娼妓。道教认为,人间有王法,民间有道法,王律治人,道律治己。按道教律法有违规者,轻者被罚跪、杖责、逐出教门,重则被处死。当然,这些是针对道观的道士而言,而民间伙居道人是道士、农民或自由职业者自然要受到国家和地方法律的制约,同样是道士犯法与庶民同罪。尽管是这样,有些伙居道人依然默默地恪守一些清规戒律如年轻的道士在结婚之前,一定要自觉的诵念七七,四十九天经文,然后方能结婚。这种先念经后结婚的方式,他们管叫传度,意思是禀告祖师爷,请祖师爷放心,我虽然结了婚,一定要谨守教规不得邪淫以为悦做一个好弟子,当一个好丈夫······

  民间俗说,聪明的戏子,蠢死的道士,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其实,道士是最有文化、最有知识最有才能的一种有道之士。旧时道士有二十几个等级,现在虽无明显的法位阶次但对有道学修养者,一般尊称为道长,对担任道职、德高望重者,尊称为大师。较有权威的法位分为五种:一是终身修道,以宫观为家者,称之为道士;二是学识渊博,以弘扬道教为终身职业者,称之为学士;三是隐居出俗,不问世事,道德深厚者,称之为隐士;四是居家修持,奉道积善,吃斋诵道者,称之为居士;五是社会名流学者,著书立学,颂扬道教者,称之为信士。可见,如果不是学识渊博,德行深厚,终身修道者,是难以冠其法名的。鄂州的民间伙居道人也不例外,虽不完全符合上述五种道士的标准,但大多是有一定的文化,能抄写经文,绘画符咒。如沙窝新湾杨家泾李姓道士家,所珍藏的一部距今有150余年的《金书二十五卷》来看,其楷书抄写功力深厚,符咒绘图技能逼真,且装订规整,强眼一看,象是一部印刷版本。这说明抄写者是一位学识渊博、能写会画的 学士道人。其实,民间伙居道人个个都会吹打表演,例如所有的斋醮活动,不光只诵念经文,( 有的清念,有的唱经)还要吹打法器(笛子、锣鼓),有时还要穿插表演(踏罡步斗、舞旗穿花)。斋醮活动中的法器不仅是道教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对其它民间艺术产生重大影响。如鄂州民间曲艺玉连环就是因为吸收了法器中的吹打乐器,如竹笛、铃铛、当锣、马锣,特别是叮、当、哐的节奏,再加上融合其它姊妹艺术。的表演,使玉连环逐步形成一种新生代的曲艺形式有许多道士文武双全多才多艺,如城区东门的汪道士,不仅会吹打丝弦锣鼓,还会扎龙灯、纸马,尤其是会雕制寺庙里的菩萨、佛像,被人们誉之为道士中的多面手、民间艺人。

  与民间习俗紧相连。 历史上的道教,最初源于先秦时期民间的鬼神崇拜和巫术活动。古代的巫根据一些大家所言,它是人与神之间的中介者,能降神、解梦、预言、祈雨、医病、占星可说是通天连地神通广大,是封建社会不可缺少的一种职业。历朝历代都有巫官、方士,验测国运、预卜战争、司掌宫廷祭祀等,是其主要职能。民间的民巫则不然,它主要是司掌民间祈禳、求福,驱邪免灾,预测丰歉,医疗病患等。因而,巫术中的巫舞、占卜、禁忌、兆验、忏纬、符咒等,都为后来的道教所承袭。所以,历来民间斋醮活动中的许多仪节,如立幕、启奏、发符、招魂、行录、立幡、诵经、祈祷、上表等等,其实都源于巫术(〈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鄂州的民间斋醮活动主要有两种,一种叫做清(民间),一种叫做幽(地府)这两种都与民间的习俗活动紧密相连。以丧葬为例,一般的程序为开启、发引、迎圣、赞五路灯、架桥招亡、念经、礼忏、渡人、告简、拔灯解结、送神、回向、化符······各地都不一样。旧时还要为新亡者、近死者超渡亡灵,民间俗称做七,一般要念三五天经,讲究者要念七七,四十九天经。至如做清内容就更多了,如大型庙会;众多的菩萨会(观音、葛真人、包姑、斗母);四时的踩青、送茅船、放生、放荷灯、开光、化龙;平常的土地、东岳、关帝、二郎神、灶君诸神的生日,以及念皇经等,已成为民间惯例;奠土(谢土地公)、酬神(新修祠堂、庙宇、土地庙)、做解(除灾难保一方平安)等等。业已被老百姓约定俗成为一种民风。

  总之,纷繁庞杂的斋醮活动,已在民风民俗的大河中,世代相传,蔚成风气。
                                           

本文作者系鄂州市群众艺术馆副研究馆员、市著名民俗专家   邵文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