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强文献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再思考

发布时间:2000-01-01 00:00:00

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提出了“科技兴国”的口号。这一口号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视。实践表明,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等事业又与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有着十分直接的依附关系。而在现代社会中,图书馆作为一种特殊的知识处理系统,蕴藏着极为丰富和珍贵的文献资源。这种经过长期积累的社会资源,已与天然能源和材料并列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三大支柱。因此,加强文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断提高文献的利用率,实现文献的使用价值,已是图书馆工作刻不容缓的大事,也是图书馆事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那么,到底怎样搞好文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呢?近几年来,已有许多的学者和图书馆工作者,发表了大量的论著。在这里,笔者也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提出几点思考,以求教于同仁。

——拓宽思路,更新观念,适应形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文献作为科学的载体,无疑是一种无形的生产力。就图书馆的文献资源而言,它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信息大多来自于成功的实践,既有科学性,又有较大的使用价值。日本是一个资源短缺的国家。战后40多年之所以能够跃为世界第二号强国,其主要经验之一就在于充分发掘和利用了国内外珍贵的文献资源。因此,在“信息革命”时代,必须拓宽思路,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确定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求的指导思想,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图书馆工作新观念。社会需求是图书馆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壤和图书馆存在价值的必要条件,而图书馆只有认真开发利用好文献资源,适应社会不断变化的需求,向社会提供优质服务,才能赢得社会的信任和支持,求得自身的发展。

当今世界范围内又兴起了一场“将文献资源合理撒向地球上每一角”的“信息革命”。譬如,美国的“法明顿计划”、英国的“地区图书馆协调委员会”、西德的“专科学术领域收藏计划”以及俄罗斯的“全国图书馆互借统一系统”等机构,都是对本国或某一地区文献资源开发利用所采取的新举措,而且对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崛起均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由此看来,在当今时代,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走向市场,服务社会,主动开发文献资源的开发,只有满足社会的需要,被社会利用,产生良好的效益,才具有实际的意义。这就需要对文献资源进行全面的开发,把静态的文献资源变为动态的情报信息,把蕴藏在图书馆中的知识形态的文献资源,通过各个窗口和各条渠道,向外传递和辐射,使之尽快地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在工作中,切忌无的放矢,盲目开发。从一次文献来说,应根据市场行情和用户的需求,加工成文献汇编、选编、译从、文集等,还可做复制提供,扩大科研成果的宣传,以加速推广应用;从二次文献来说,可做目录、题录、索引、文献等;从三次文献来说,可编写各种综述、述评、进展报告、数据手册等。但不论是一次文献还是二次、三次文献,都必须严格注意针对性、情报性、时效性、技术性和可操作性。我们应清醒地看到,图书馆工作虽属文化教育事业,但作为文献资源库,不仅应建成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后勤部”,而且应针对这个主战场的需求,主动发射情报信息,主动为整个主战场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切实加速文献资源中沉淀的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和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各类图书馆文献资源开发的潜力很大,而公共图书馆应该成为走向市场、服务社会、主动开发文献资源的领头雁。笔者认为开发文献资源应在以下三个方面着手:①认真开展文献咨询。建立和完善参考咨询室或文献咨询服务部,根据用户直接或间接提出的咨询问题,提供解答的线索和数据,以及相关的文献资料。②编发文献摘编刊物。将技术、市场信息等编制成文字材料,有对象、有目的的定向交流或定向报务。③举办开发文献资源的活动。可不定期举办文献信息资源发布会,科技书刊巡回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