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提要项在文献著录中的标准化意义

发布时间:2000-01-01 00:00:00

笔者在调查包括大型省馆、大学馆在内的24所大中小型图书馆目录过程中发现,除了全国统一发行的随书款目外,其余款目全部没有编写提要项。本人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一、国家文献著录标准对款目中的提要项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标准中对提要项的叙述所占的比例极小,可以说轻描淡写。而且把提要项列入了可有可无的选择著录项目。规定只有国家书目、全国集中编目才必须详细著录(选择项目)。所以在宣传、推广著录标准过程中对提要项一再忽视。

二、提要项较其它项目本身就是最难写、最复杂的一个项目。它不仅要求著录人员有相当的文化、专业素养和知识视野(包括写作能力、综合能力、理解能力、鉴赏水平、工具书知识以及对千百学科、门类知识的了解、掌握等)。而且要求他们有高度为读者负责的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三、由于一些图书馆领导和馆员素质的原因,图书馆存在着对业务基础工作重视不够、做得不好的现状,对著录工作没有明确的规定、对著录人员没有较高的要求和进行挑选,一般只要经过简单的培训或因为字写得好、会打字就上岗工作。只要编制的款目能组成目录就算完事。图著录时省去提要项的一时简便,而不考察目录的社会使用价值和读者对目录的需求。

从继承我国目录学的优良传统。充分揭示图书的主题思想价值、方便读者检索等方面来看,我们说,省去提要项的著录是不标准、不完善的著录。试分析如下:

我国目录学家一向反对把文献著录成简单和不适用的文献清册。但现在著录的情况是越来越只单纯描述文献的基本特征,似乎要省略只剩下书名、著者才好。丝毫不注重通过提要项来深刻、全面地揭示文献的实质内容。从古至今,目录中有无提要和提要编得如何一直是衡量一部目录质量的主要标志之一。不少目录中因为有高水准的内容提要而被读者的学术界所称道。

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目录学的先祖刘向就在《别录》中成功地采用辑录体提要来揭示文献的内容。在此以后的历代目录学家编制的各种有影响的目录中,从西汉的《七略》到清代的《四库全书总目》,都编撰有各具特色的内容提要。这些丰富,详尽的提要是我们现在研究、考证和利用感知文献的宝贵资料,去掉那些精湛的提要,不难想象它们有多大的文献学术价值而能流传、保存至今。

考查字义,目录的“目”即篇目:“录”即叙录,就是对一书的版本内容、作者事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