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鄂城花样剪纸诌议

发布时间:2007-12-12 00:00:00


              (邵文川 叶家庆 文)

  史称楚东门户、吴晋重镇的鄂州,自打上个世纪以来,又有被人们誉为铜镜之乡、百湖之市之美称,是吴楚遗风传承要地,其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颇为丰富。尤其是在民间文化这个百花园中,以铜镜、木雕以及牌子锣、玉连环为代表的文化精品业已蜚声荆楚。如今又一个新品种--花样剪纸在抢保工程中闪光夺目。这些数以万计的稀世珍藏,在历史的长河中扎根乡土为民所用,并借助行业组织的作用,依附民间习俗的传承求创新求发展。

  久远的追溯 我国的剪纸艺术历史悠久渊远流长,它以浓郁的民族、民间手工艺形式和地方特色著称于世。虽然说在“造纸术”发明之后,剪纸艺术才普遍流行,但远在新石器时代,例如黄河流域的大汶口遗址,所出土文物上的“镂空花纹”;战国时期的“银箔镂空刻花”、“透雕玉璜”;湖北江陵出土战国时期的的一件“镂空刻花皮革”上,刻有细密的圆形、方形和三角形构成的连续花纹(1);鄂州亦出土过汉代和三国时期的“镂空香熏炉”;南朝《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了荆楚一带的“人日”“习俗”-“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也置头之鬓,又造华胜相遗。”(2)“人日”(即指正月初一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所谓“华胜”即用幡纸或金银箔、丝帛剪刻成的花样。剪刻成几何图形为“方胜”;剪刻成花草形为“
花胜”;剪刻成人形者为“人胜”唐末诗人李商隐的“镂金作胜传荆楚,剪彩为人起晋风”诗句的描写,应视为是民间剪纸的早期形态。据有关资料介绍,南宋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新兴城市不断涌现,南方一些城市中,出现了专门从事以雕刻为主的花样艺人,这种“剪、刻、雕”的手工艺操作,一直被鄂州的花样艺人所沿袭,世代相传。据有关史料记载,清乾隆年间,古老的鄂城,依旧沿袭着这一习俗--除夕夜,家家皆“镂楮为钱,遍黏户牖”。(3)所谓“楮”,俗称构树,其树皮可造纸,所谓钱即用楮纸雕刻成“挂笺”贴于门窗上以祈吉避邪。可见,千百年来,湖北地区和长江以南的许多州县普遍流行的民间剪纸,一直是承袭着古代那种“镂空透雕”的手工艺术,并经过吸纳、融合、创新,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雕刻”特点而有别于北方那种“窗花”剪纸。郭沫若同志曾热情地歌颂过剪纸:“曾见北国之窗花,其味天真而浑厚,今见南方之刻纸,玲珑剔透得未有,一剪之巧夺神功,美在民间永不朽。”鄂城的花样剪纸,仅从已收藏的数以万计的原件来看,其数量之多并保存完好实属罕见。这些拂去历史尘埃依然闪光夺目的“地面上的文物”一幅幅一件件,无不凝聚着剪纸艺人们的聪明和才智,辛劳和汗水,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极具研究价值的珍贵实物和资料。

  一、肩背手摇以谋生 在民间文化这个天地里,无论哪个艺术门类,其生存与发展,都要受当地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的影响。百里梁湖、九十里长港,不仅滋润着肥田沃土,养育着水乡儿女,同时也造就了众多的能工巧匠、民间艺人,数以百计的花样艺人,虽星星点点遍布城乡,但大多集中在滨湖地区的燕矶、沙窝、石山和樊口长港一带的月河、杜沟、临江、得胜等地,这些地段正好是民间俗称的水袋子、菏叶洲有歌谣云:樊湖九十九,天河缺个口,沉了高堂塘县(梁子湖),喷(方言,浮意)起菏叶洲。、樊湖一水袋,千年脾气怪,饿又饿不得,饱又不自在,若撑便为害。据有关资料记载,古称水乡泽国的鄂城,仅前清而言,较大的水灾、旱灾遭遇了四十几次;到了民国时期这种难以抗拒的自然灾害,几乎是二、三年一次,(4)可见,乡民们长期挣扎在这种旱涝歉收的年月里,单靠砍柴种菜、捞鱼摸虾来维持正常生活是困难的。加之千百年来,重农抑商、以农为本的固有观念,束缚着农民的作为,但他们从长期对自然灾害作斗争的苦难中,悟出了一个简单的道理--荒年饿不死手艺人这种俗说,可谓言简意垓经验之谈。于是,乡民们根据材料简单成本低,易学方便好游乡这个选择,开始拜师学艺,背着花样箱摇着花样鼓咚咚锵地游乡串户卖花样。这种卖花样的谋生手段,一直延续到民国初年。虽然说当时社会动荡时局不安,国民经济经日趋衰微,但对于广大农民来说,农业、手工业仍然是农村的两大发展产业。作为手工艺范畴的鄂城花样剪纸,艺人们历经百年沧桑,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分散到自由组合,于1935年成立了鄂城县花样工会(4)开启了江南农村建立行业组织的先河。

  二、“行业工会”旧时有行会、行帮之别称,它是城市中商人、手工业者的一种同业组织,不是农村的一种什么行业组织。一般是为了(一)限制恶性竞争,制订有关章程(二)规定生产或业务范围(三)维护合法权益保护同行利益(四)按期交纳捐税等。我国在隋唐(公元六世纪起)一些城市如长安、南京、大都、开封、杭州、苏州、重庆、武汉等都有行业组织宋代有团行组织到了明清时期行会组织进一步发展。历史上这些行会组织在反对封建主的压迫、促进工商业的发展上曾起过积极作用。欧洲的行会组织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消亡;中国的行业组织至辛亥革命后才开始衰落。1935年10月,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行业组织--鄂城县花样工会宣布成立,这种行业组织的特点之一是,立足农村,是一种非城市区属的行业组织,这在当时江南一带的广大农村是少有的:其二,纯脆的农民、地道的自给自足的手工艺买卖,不受政府、军阀、封建把头的控制;其三是有自己的《章程》和《行规》如花样鼓只能朝下摇,以免抬高自己压了别的行业;不能擅自进妇女的房中做买卖等。这种纯农字号的行业组织,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不到两年的时间,会员由60多人发展到150余人,其中不仅有黄冈、黄石、大冶、新洲、浠水的花样艺人,而且还有邻近几个省市的同业人员参加。艺人们的活动范围,由开始小心谨慎的本乡本土最后,放心大胆地走四方,足迹遍及九江、安庆以及湖南、四川、河南等省,有的艺人还进入了洋人租界卖花样。尤为重要的是,花样工会通过不定期地召开分片会议,针对时局的安危,商讨行走路线,确保人身安全;根据民众需求,整理花样品种,集思广益地相互交流,就地修改、加工推陈出新,正所谓是刻了卖卖了刻 一个小小的百宝箱百花的园地,鸟兽的天堂,人间吉庆箱里藏。同时,艺人们还以花样剪纸为主,带动了其它工艺品的发展,为腊染、竹编、刺绣等打开了销售市场。艺人自己亦通过走四方、跑码头扩大视野增加见识,不断提高剪刻技能,为花样剪纸的传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在民俗的大河中趋新求变  花样剪纸离不开针线活儿这可是妇女们的专长,如果离开了手工艺绣制,花样只是一张平白无奇的图样。然而花样却为民间工艺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图纸、样本而其中的剪纸艺术又进一步丰富了花样的表现形式,造就了花样剪纸的活性功能以致越千年而不衰,二者之间是相互依附,共同促进,尤其是在传统的民间习俗中大显身手,异彩尽呈。老鄂城的民俗风情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吴楚遗风的传承要地,是民间剪纸最大的传播空间,也是生存发展的重要途径。其装饰性、实用性的艺术效果,使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民间风情熠熠生辉。仅从城乡长期流传的婚丧、养育、岁时节令等几个方面的习俗来看可窥见一斑。(一)陪嫁中的亮点, 正如《女儿经》中所说的描花绣花皆女事,不可一样有不通。旧时的农村妇女从八九岁开始,就要学会挑花绣朵、纺纱织布到了定亲待嫁的时候,就要拿出母传手艺活诸如绣花的鞋、鞋底、手巾、枕头帕、门帘、帐沿、扣带花等,讲究者还要绣一些小花绢以装饰灯台、油盅儿、梳妆盒等。其主题突出双喜双庆、鸳鸯荷花、同偕到老、福寿双全、连年有余石榴桂花、同心结之类的鞋头花和其它装饰物,所有这些都得在挑嫁妆时一一展示,以求得人们对准新娘有个好评。(二)婴幼儿的护身符。 老鄂城的城乡普遍流行一种送粥米的习俗。送粥米又称做九朝即女儿在婆家生了小孩的第九天,婆家一定要举行一次特定的家庆活动娘家这时,除了要送一些鸡、蛋、米、面之类的食物外,还要特地配以事先为外甥准备好的衣物鞋帽、床上用品、摇窝、架椅等,其中尤以虎形绣花物最为醒目,如猫儿鞋、虎头枕、虎头帽、虎形围涎、虎猫背心、夹袄等。其中虎形围涎颇具代表性。虎乃兽中之王人们无不望而生畏,闻风丧胆。然而,花样艺人却以奇妙的想象,剪下的神功,将狰狞恐怖之物刻绣制作成笨拙憨厚,色彩斑烂,稚态可掬的衣物玩具,与小天使们朝夕相伴,为婴幼儿壮胆、辟邪,从而无病少灾,长命百岁,易长易大,可见这种崇虎爱虎的信仰习俗,深得众爱广为流传。(三)老人们的丧头鞋 这是有别于普遍流行的为老人祝寿的一种俗象。樊口附近长港一带,凡双年闰月媳妇们都要为60岁以上的老人做丧头鞋。所谓闰月是老人健健旺旺又多活了一个月但愿多有几个双年闰月另一层意义是鞋头花上有咒意即图案上淡淡的花草,连缀着几个动物如或鸡狗或牛羊(老人所属之生肖)、鳝、鹅(谐音善恶)等,意思是多行善事少作恶,死后好过血水河(奈河桥)当然这是一种迷信的观念。但还是反映了人们对老人的一种良好祝愿。(四)岁时节令中的向往 如六月六晒红绿 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光照时间长,气温高,人们普遍地要牵绳、搭架,翻晒衣箱、书柜、家谱,借光消毒、去霉、收潮。妇女们更是忙碌着将多年来的刻绣之物(从出嫁、结婚生子到做家庭主妇以来的绣制品)集中在另一地方翻晒,其他的人不得随意触摸。民间还流传几句顺口溜;六月六,好翻晒,(从)女儿身(到)花堂拜,生儿育女一眨眼,人生活得多自在……仅一时的翻晒,重睹刻绣之物却引起人们美好的回忆;七夕夜,比针线 七月七日,旧时称乞巧节、少女节,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过节习惯。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