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第21期(总第136期)-鄂州市图书馆

2007年第21期(总第136期)

发布时间:2007-11-22 00:00:00
      内地与香港之间经济合作的发展路径分析(上)

  香港是内地通往世界的桥梁,内地是香港的腹地。在1997年以前,香港发挥了作为中国重要的对外通道的作用。九七回归后,内地与香港经济关系的合作性进一步加强,香港作为世界著名的国际贸易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将丰富的资金、管理经验和技术进一步向内地扩展。2004年CEPA(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简称CEPA)实施,意味着内地把入世的部分承诺提前、超额实现了,避免香港被边缘化,使得香港在内地经济发展中再次扮演重要的角色,内地与香港的经济合作出现新的特点。对于内地来说,香港的优势依然是内地短期内难以拥有的。香港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发达的金融系统、公正廉洁的法律体系与公务员队伍。对于香港来说,内地优势也很明显,政府发展经济的强烈愿望、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充沛廉价的劳动力、丰富齐全的自然资源等都是香港企业十分渴望的。中国内地与香港在贸易、投资等经济合作领域发展势头迅猛,2006年,内地进口香港CEPA货物总值为4.4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55.9;税款优惠3.2亿元人民币,比2005年增长54.2。截至2007年1月22日,香港有297家企业享受到CEPA零关税优惠、
  一、分工性经济合作
  (一)分工性合作的条件和理论基础
  1997年以前,政治上的差异和行政上的区隔,使得香港在内地经济发展中起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这是内地与香港开展分工性合作的重要条件。中国内地对世界的开放程度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小的,而香港作为自由港,经济开放度和自由度在亚洲首屈一指。两地之间经济开放度的落差,使得香港成为亚洲一颗耀眼的明珠,成为众多跨国公司的亚洲总部基地。跨国公司与中国内地进行的贸易,大量地通过香港转口进行;跨国公司欲在中国内地进行投资,也是先在香港设立公司,通过香港公司进入内地。香港充分利用发达的商业信息网络和巨大的市场辐射能力,成为东亚的贸易和金融中心,内地尤其是珠三角地区作为生产基地,表现为外围,两地的合作呈现出分工性。世界各地市场的大量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到香港总部,香港总部经过分析、处理,又迅速地反馈给内地,内地工厂接到订单后立即组织生产。这种前店后厂的模式增强了两地的合作性,为两地实现双赢打下坚实的基础、
  分工性合作和劳尔普雷维什(Raul Prebisch)提出的中心-外围经济体系很相似。中心-外围之间在生产结构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由于技术进步及其传播机制在中心和外围之间的不同表现和不同影响,中心与外围这两个体系之间的关系是不对称的。1997年之前,内地与香港之间的经济合作是典型的分工性合作。内地企业通过学习曲线分享香港企业带来的知识,不断提高生产技术。内地企业和香港企业产生了窗口-腹地的利益合作空间。在这个合作空间里,内地企业作为腹地,通过学习,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逐渐学会了香港企业的运作理念和经营方式。学习过程也是个外溢过程,香港与内地的投资、贸易对内地相关产业或企业的产品开发、公司管理、市场营销等产生了提升效应,既包括平行效应--对内地类似企业带来的鼓励作用,也包括垂直效应--对内地上下游关联企业的带来的示范与推动作用。这其实是个典型的技术外溢过程。更为重要的是,内地明白了市场也是一种经济手段,价格、供求和竞争是市场经济手段中极其重要的三个因素。
  (二)分工性合作对两地经济的影响
  从贸易关系看,香港政府统计处数据显示,内地对香港出口值占内地出口总值的比重均在20以上,1990-1992年更是达到40以上,香港是内地最大出口市场。在香港转口贸易来源地的排名中,中国内地一直稳居第一,所占比重超过50,远远高于排名第二的日本。香港涉及外包中国内地加工贸易的比重也非常高,尤其是从中国内地进口的货品,涉及外包中国内地加工贸易的比重超过70。中国内地也是香港极其重要的服务贸易伙伴。1996年,在香港服务贸易输出中,中国内地所占比重为17.1,排在第2位;在香港服务贸易输入中,中国内地所占比重为28.4,排名第1位。从投资关系看,来自香港的资金在内地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所占的比重均在35以上,1987年达到了最高值68.6。香港和内地前店后厂的分工,促进了两地合作优势的发挥。一方面,带动中国内地经济增长,尤其是珠三角地区,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服装和电子产品的生产基地。另一方面,从1987到1996年,制造业在香港经济中所在比重从21.7下降到6.8,服务业在香港经济中所在比重从70.1上升到85.2,两地分工性合作促使香港成功地实现由制造业向服务业的转型。两地在分工合作中都获得了较大的利益空间、
  二、竞争性经济合作
  (一)竞争性经济合作的条件和理论基础
  自九七回归以来,内地与香港的经济合作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随着香港回归到祖国,两地的政治障碍和行政障碍逐步消失,为两地经济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另一方面,内地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与香港在经济开放度上的差距不断缩小,香港也开始感受到内地的竞争压力。内地与香港的贸易、投资发展加快,产业转移和行业渗透使得两地的经济分工在协作化基础上进一步趋同化。内地制造业崛起促使香港制造业萎缩,但也促使香港服务业繁荣、内地服务业的进步很快,在法律、会计、医疗、视听、建筑、分销、银行、证券、运输服务上正在追赶香港服务业水平。这种外部压力和刺激促使香港服务业为保持竞争优势,努力向更高层次发展。竞争性合作强调的是竞争基础上的合作,竞争性合作关系所产生的竞争和合作相互转化,为内地与香港经济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使得内地与香港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程度加深。
  学习效应推动中国内地与香港的分工性合作向更高层次的经济合作--竞争性合作迈进。双方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均得以提升。内地的后发优势充分展现,学习曲线的下降速率明显快于香港的学习曲线,保持快速的追赶香港的势头。如图2,AB曲线显然比AB陡峭,随着产量Q的增加,内地企业的边际成本MC比香港企业下降得更快。这并非表明内地比香港更擅长学习,而只是表明内地比香港更适宜学习。中国内地与香港的竞争表现在P1, P2这个区间中。因为在这个区间中,尽管两地的产量不同,但边际成本MC出现重合,两地产品的竞争力出现相同,竞争就不可避免。中国内地与香港的竞争性合作不是互不相容、优胜劣汰的竞争,而是一种兼容协调、互相促进的合作。随着中国内地与香港的差距逐步缩小,窗口和腹地的界限渐趋模糊,内地与香港在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产生了竞争,双方取长补短,进一步在经济领域的更高层次上实现相互合作。这种竞争和合作通过相互转化和动态调整而不断演进。在竞争性合作中,内地和香港企业或产业的压力-动力机制表现为追逐利润或效用最大化的内在动力与外在竞争压力的互动作用,这种互动作用通过不断的制度创新,进一步增强企业或产业的竞争力,促使企业或产业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从而产生新的能力,实现动力向能力的转化。
  (二)竞争性合作对两地经济的影响
  1998-2003年,中国内地与香港在相互竞争中实现合作,上海和香港的竞争性合作、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竞争性合作是前几年的热点话题。以港口发展为例,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02年世界海运回顾》显示,2001年上海和深圳的港口吞吐量尽管只有香港的1/3左右,但增长率分别为13.0和27.1,而香港却出现-1.1的增长率,香港的航运中心地位受到内地城市强有力挑战,香港很大一部分出口货源被内地城市分流了。港口经济是香港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这种咄咄逼人的竞争压力下,香港港口自然不甘落后、据《香港港口及航运局2002年报》统计的数据表明,在2002年,香港港口已经全力兴建年处理量为260万标准货柜单位的9号货柜码头,对著名的葵涌货柜港的进港航道也进行挖掘,挖深至15.5米、这些举措进一步提升香港港口作为全球最繁忙港口的竞争力,巩固香港港口作为连接内地与世界的枢纽港的地位,推动内地与香港在竞争中的共同进步。
  我们用FDI流入占世界的比重和投资结合度两个指标来说明竞争性合作对两地经济的影响。投资结合度是两个份额的比值,具体定义为香港对内地的投资额占香港对外投资总额的份额与内地吸引外来投资额占世界吸引外来投资额份额的比值。投资结合度大于1表示投资结合度较强,投资结合度等于1表示投资结合度一般,投资结合度小于1表示投资结合度较弱。计算结果见如表3。在1999-2003年,中国内地与香港的投资结合度均大于1,说明两地的投资结合度较强。比较样本组和参照组,中国和美国的投资结合度很小,只有2000年略大于1,其余年份均小于1。由此可见,内地与香港的投资合作性较强。表4显示在FDI流入占世界的比重上,两地的竞争较为激烈,中国内地在2000年明显比香港弱,在其他年度又明显比香港强。在吸引外来投资上,两地各有胜负,呈现激烈的竞争格局。东亚地区的外来投资,如果不是投资在中国内地,那很可能就投资在香港。因此,从九七回归到2004年CEPA实施,中国内地与香港的对外投资,表现的是明显的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两地的经济合作属于竞争性合作。中国内地的FDI流入占世界的比重有提高的倾向,同时中国内地与香港的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