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第01期(总第116期)-鄂州市图书馆

2007年第01期(总第116期)

发布时间:2007-11-20 00:00:00

中 部 如 何“突 围”

  中国作为世界大国,是祖先遗留下来的财富;中国要作为世界强国,则要依靠我们这代乃至以后数代人的努力。如果我们哪怕有一点改进,那应该说,也是在向前迈进。如何实现经济全球化的“中部再造”?战略上,应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政治、经济体制创新乃至革命;策略上,各省应闯出一条发挥竞争优势道路。

  当前中部地区要做到经济上的可持续发展,关键问题在于要营造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政治、社会管理体制。把中部地区与沿海地区作对比,我们很容易发现中部地区要素成本很低,具有发展经济的比较优势,但考虑交易成本后,则发现中部地区总成本要高于东部地区,因此,中部地区的发展关键在于降低各种社会交易成本。而这就需要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创新。

山西

  20世纪后50年,山西定位为全国煤炭供应基地,但由于煤炭定价不按市场定价,结果拥有煤炭资源的山西并没有像拥有石油资源的中东地区一样成为中国富裕地区;相反,历史上山西最为辉煌的时代是靠无煤经济发展的时代。因此,山西不能有了煤,没了根,改变山西面貌还是要从根本原因找对策。具体而言,一方面,山西要利用煤炭,但不依赖煤炭,由煤炭尽快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并且重新构建山西美好山河;另一方面,山西完全脱离煤炭,很不现实,但可以通过出售采矿权的形式,提高煤炭开采成本,另外,政府可利用集中起来的资金,支持无煤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在发展无煤产业方面,一是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充分发挥山西的装备业和原材料产业基础,发展重型装备制造业;二是依靠山西特色农业,发展农业产业化;三是挖掘山西本土文化,发展山西旅游业,使旅游业成为山西主导产业;四是发展现代服务业,为本土企业和百姓提供生产、生活服务。五是合并县级行政区,降低行政支出。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山西的地级市主要由地区中心城市和工矿城市组成,从人口、区位角度看,总体还为合理,但都存在经济实力不强、产业结构单一、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另外,县域经济规模小,发展滞后。总之,山西要发展,一方面,要突破封闭、保守的盆地意识,在引进外来资本的同时,更要引进外来先进开放思想;另一方面,必须走出煤的阴影,煤并不是山西的全部。

河南


  目前,河南中原城市群已成为中部地区最大城市群,并且建立了一批机电、煤电、钢铁、有色金属、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基地。但从整个河南看,河南经济主要问题为:一是发展极度不平衡,豫东、豫南经济极度落后,整个经济以农业为主,缺乏自我发展能力,农民现金收入主要来自外出打工;二是整个河南县域经济落后,县乡两级财政收不抵支,农民负担过重;三是城市经济发展滞后,除了工矿城市和经济相对发达城市外,大部分城市为“小马拉大车”,无法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另外,中原城市群内部联系不强,郑州经济实力偏弱;四是河南资源加工产业,产业链短,污染严重,近年发展主要得益价格提升。但河南也有自身优势,一是河南是中国人口、经济大省,市场潜力大;二是河南区位优势明显;三是资源禀赋条件较好,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四是河南人文旅游资源厚重。为此,河南发展对策:一是做强、做大中心城市郑州,加快实现郑汴经济、行政一体化,实现郑州与开封两市之间的无缝对接,做强中原城市群核心;二是对于人口少、经济实力不强的县级行政区,实现强弱合并、弱弱合并,降低行政支出,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三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下放豫东、豫南一些经济实力强的县级行政区社会、经济管理权限,把这些县级行政区培育成为所在地级市的副经济中心,或把其升格为副地级市或地级市;四是在大力做强、做大农产品加工、矿产资源深加工、机电等第二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以物流、旅游、金融、商贸等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使服务业成为河南新的经济增长点;五是充分发挥劳动力优势,大力承接沿海发达地区向外转移的劳动密集产业;六是提高劳动力技术素质,大力向外输送农村富余劳动力;七是塑造河南诚信文化,树立河南区域品牌形象,降低社会交易成本。

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