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第15期(总第059期)

发布时间:2004-09-02 00:00:00
国情资讯

                      吴敬琏:中国处于社会关系趋于紧张的时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社会矛盾并未得到明显的消弭,有些社会矛盾还有所加剧,社会分配不公是造成不稳定的终极根源,我国正处于社会关系紧张时期。
首先,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巨大变革会引起社会各阶层、各集团之间利益关系的大调整。调整中利益受到或自以为受到损失的任何一个阶层、集团甚至个人都会产生不满情绪,从而也会导致社会不安或动乱。当人们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以后,就会进而追求高层次需求的满足,如果这种高层次需求得不到满足,同样也会引起不满,从而孕育社会动乱。这种矛盾集中反映在各社会阶层收入差距的扩大上。其次,市场经济转型对社会矛盾所起的作用会更激烈,转型过程中巨大的变化经常伴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和社会关系的动荡。
     以上双重转型意味着我们要在几十年内解决发达国家经过几百年才完成的变革。这样一来,出现社会不安定的可能性就大得多,如果政策上发生偏差,更容易激发社会动荡。

                     郑新立:中国经济粗放型增长模式开始回头

     郑新立认为,粗放型的增长模式开始回头——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中,最突出的矛盾是,投资结构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相背离。投资增长最快的是高消耗、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型产业,而符合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的产业,如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业、第三产业以及农业等,明显投入不足。郑新立分析说,粗放型增长方式回潮的首要原因是,技术瓶颈卡住了资金向符合新型工业化要求的产业。数据显示,日本和韩国引进技术的投资和用于对引进技术、消化投资比例是1∶5,而国内企业的比例是1∶0.07。就是说,韩国、日本花1块钱引进设备和技术,花5块钱消化创新,而我们是花1块钱引进,花7分钱对引进技术消化创新。如何按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投资结构?郑新立提出,首先要建立产业、金融、土地等综合应用的调控体系;其次要设法把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财政资产置换出来,引导和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四大原因造成物价上涨

     从去年四季度开始,物价开始上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分析,造成物价上涨的原因主要有四个:
     一是国际因素的影响,世界经济形势看好,原材料涨价,石油涨价,海洋运输涨价,从而造成物价一定程度的上涨;二是农产品的减产,由于大量耕地被占用,耕地面积减少,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带动下游产品价格上涨;三是瓶颈部门的约束,电力不够,交通运输紧张,瓶颈的制约造成结构性的物价上涨;四是局部地区、局部行业投资过热造成的。

观察思考

                            民营企业将有机会受让更多国有资产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资研究所所长张汉亚最近指出,民营经济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中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张汉亚说,从去年初开始就不断传出一些地方准备大量出让国有资产的消息,如江苏省政府决定今后个人和其他社会经济组织可以投资入股市政公用事业项目,对城市供水、供气、公共客运、污水处理等具有自然垄然性的行业,鼓励有资质的企业通过公开竞标获取特许经营权;上海市经委制定的上海工业工作要点,计划要收缩国有资产运行层级,收缩国有资产管理跨度,收缩国有股权的比重,实现大中小企业的适度控股有效减持;重庆市准备在3年内完成上千亿元的国有企业转让等。目前,国家和各地政府都相继制定了一些新政策,许多过去民营企业不能进入的领域已向民营经济开放。

                           劳动力成本上升   威胁中国未来经济增长

     中国要想成为世界工厂,必须要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否则无论如何难以在全球竞争中获胜。但现在的迹象表明,国内劳动力的成本上升过快,对中国未来经济增长已经构成了威胁。
     目前,国内一些中小企业已经出现了招工难现象,泉州部分私营企业甚至出现“工荒 ”,严重时缺工在20万人以上。“工荒”的出现显示,沿海部分先发展地区,市场正按其内在规律来调整过于低廉的工价,劳动力价格的上升几乎是肯定的,问题在于上升的速度如果过快,则企业无法适应,进而就会影响企业以及商品的竞争力。值得注意的是,在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同时,中国的失业率仍在上升。据“中国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指出,2003年年底,中国内地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00万人,登记失业率4.3%,该数字已达到内地23年以来的最高点,失业率今年第一季度维持不变。这意味着,劳动力成本上升与高失业率现象,可能在中国同时存在。这既显示了中国“有效”劳动力不足,又潜藏着很大的社会问题。

热点关注

                         增值税转型将于下半年开始试点

     在日前举行的“ 光大·2004年中国投资论坛”上,国家税务总局研究院院长刘佐指出,应减少或免除股息所得税,而原来针对证券市场税收的优惠政策不会取消,但会有所调整。
     在增值税从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转变方面,他指出,政府在固定资产所含税款扣除与否这一核心问题上已基本取得肯定性意见。增值税转型将于下半年在东北开始试点,主要集中在8个行业,预计明年可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下一步将拓宽增值税的征收范围,税率也有必要进行调整,最理想的是从现在的17%降至15%。在企业所得税方面,将对内、外两套所得税制进行合并。初步计划是在后年得以正式实现。在税前扣除上,将按照国际通行的财务、会计和税务方法来处理。税率上总趋势应该降,最好是定在最高25%的水平。

       &nb